星期日, 20 4 月, 2025
心友心聲心肌梗塞

珍惜眼前人 鐵人再展生命力

患上急性心肌梗塞

生命有好多不同的事件發生,每一件事都影響着我們和關心我們的人。當心臟病有天突然發生並威脅性命時,可以怎樣面對?曾國樹先生──「關心您的心」秘書及心臟除顫器病友互助小組前組長,曾經是一個生活平淡的上班族,但因為一次突發性心肌梗塞,發現自己患上嚴重心臟病,導致部心臟肌肉因缺血而壞死,最終更需植入心臟除顫器。

他說2006年4月於美國出差期間前往行山時,突然感到心口疼痛,約10分鐘後痛楚慢慢減退。他還以為這只是平日缺乏運動導致的,一個星期後回港,翌日便回國內工廠上班,當天午飯後胸口劇痛,公司將他送往當地醫院,由於用藥三小時情況未見好轉,公司急忙安排他回香港,急救員在入境口岸做了簡單的身體檢查便對曾先生說,「你極有可能是心臟病發」。

順其自然面對將來

曾先生立即被送入北區醫院,但由於北區醫院並沒有心臟手術室,醫生只用溶血藥幫他進行緊急治療。原來當日他出現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延誤救治造成部分心臟肌肉出現壞死。經醫生診治三個多星期後出院休養,約於病發後兩個月恢復工作,如常往國內上班。但於及後兩年內曾先生曾兩次突然失去知覺,醫生決定為他植入心臟除顫器(ICD),一旦心跳出現不正常便發出電擊以恢復正常心跳。曾先生指出植入心臟除顫器會造成一些不便,例如不可做撞擊性運動、手臂活動幅度不能太大、上街時會慣性用手蓋着心口位置以防旁人碰撞到除顫器,但對生活並未造成太大影響。

曾先生分享,以往他覺得是神靈保護他,他的職業生涯才會一帆風順。住院養病期間過去幾十年的人生一幕又一幕重現腦海,他說,「一天下午我忽然醒覺,其實最能幫上忙的是太太,因為她支撐着整個家庭,我才可以放心出去大展拳腳……」。 現在他不為將來規劃太多只想順其自然,對於病情復發也不抱持恐懼,可見他是多麼地樂觀正面!

請珍惜眼前人

曾先生當初加入「關心您的心」是想了解病人於植入心臟除顫器後如何適應、家人在照顧上要留意甚麼,現在他更希望透過這個大家庭回饋社會,除為病友提供服務外更希望為大家爭取合理權益。這全因他親身經歷種種醫療制度上的問題,就像公立醫院雖會為離院心臟病病患者提供復康運動課程,但因各地區醫療資源上的差異,並非全港設有心臟科的醫院都能提供。當時曾先生沒有被安排接受上述服務,後來因機緣巧合參加了心臟復康運動班。上了幾堂課後,他發現這個課程對患者極有益處,除了指導心臟病人如何安全地進行運動、提供職業復康指導外,還教授各種心臟病相關藥物、飲食和心理健康等知識。

曾國樹先生表示,「我們每個人除了學習和工作外,更要多認識社會,為將來做好準備,當事情發生才能從容面對」,他也提醒大家「珍惜眼前人」。

原文刊載於:健康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