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 4 月, 2025
心事新知心律不齊醫療科技

三維定位系統 室上性心動過速手術好幫手

室上性心動過速是心律不正的其中一種,簡稱SVT,在香港屬於普遍,平均每500至1000人就有一個有這個病症,最常見的病發年齡通常由十幾歲開始。香港港安醫院-司徙拔道心臟科顧問醫生馮永康表示:「室上性心動過速主要病徵是感覺到心臟跳動很快,正常人的心跳平均每分鐘60-100次,而患有室上性心動過速心跳可達每分鐘150-200次,心臟跳得快至完全不受控,就算坐下也不能夠制止,有些病人會覺得胸口翳悶、氣促,甚至有頭暈徵狀。」

馮永康指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比較常用的是藥物治療方法,透過改變心律狀況,減低室上性心動過速出現的機會,成功率一般是50%到60%,而病人是需要每天服用藥物;另一個方法是非藥物性治療,又稱射頻消融術,主要是透過喉管,用微創的方法進入心臟內。醫生可以透過一些檢查,例如電生理檢查找出心臟的傳電系統發生短路的位置,然後將射頻消融術喉管放進該地方將有問題的傳電消除,就可以長遠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成功率達95%,可說是一勞永逸!

導管消融術是一個安全性高的微創手術,不過做導管消融術一般需要X光引導,所以有可能有輻射的風險!不過新一代的三維定位系統,就可以有助解決接觸輻射的風險。心臟科專科醫生蔡文俊指:「三維定位系統是一套用來協助進行導管消融術的設備,利用電阻、磁場和身體構成一幅動態心臟三維圖,醫生可以在不使用X光的情況下,都可以看到三維導管的位置和心臟結構的情況,從而準確找出心臟不正常的位置,將不正常細胞消除。不單有助減少手術時間及風險,更可以減少患者暴露於輻射的時間,對小朋友或孕婦尤其重要,因為不`會影響懷孕中的胎兒,也不會影響小朋友發育。」

馮永康醫生指射頻消融術功率達95%,可說是一勞永逸!

蔡文俊醫生認為三維定位系統有助減少射頻消融術的時間及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蘋台
發佈日期: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