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 【消委會】15%麵包高脂高鈉 一個腸仔包鈉含量佔全日限量3成
吃麵包快捷方便,但原來「每日一包」隨時成為鈉攝取量超標及致肥的「幫兇」,但究竟邊款麵包最高危?消費者委員會聯同食物安全中心測試 10 款常見的麵包,發現腸仔包及芝麻包的鈉含量較高。消委會強調,即使同款的麵包,其鈉及脂肪含量亦有很大差異,建議消 費者選擇較低鈉、較低脂的麵包,減少對健康構成的影響。
100個樣本包括10款常見麵包,分別是白方包、麥方包、牛角酥、提子麥 包、甜餐包、芝麻包(或稱咸卷)、菠蘿包、雞尾包、吞拿魚包及腸仔包,每款選取 10個來自不同店舖的樣本,包括麵包店、茶餐廳及超市等,測試各樣本的鈉、總脂肪及反式脂肪的含量。
芝麻包較輕 實際每個腸仔包更高鈉
鈉含量方面,雖然 2 個鈉含量最高的樣本都是腸仔包(540 毫克),但如以每100克所含的鈉計算,芝麻包平均每 100 克含 480 毫克鈉,比平均含 420 毫克的 腸仔包高約一成半(14%)。不過由於芝麻包沒有饀料,重量會較輕,每個重53至80克不等,實際每個包的鈉含量由 200 至 400 毫克,相反腸仔包每個重 84 至 120 克,大部分樣本的鈉含量因而較高,除1款只有190毫克鈉的腸仔包外,其餘樣本含320至540毫克鈉。
其中1款腸仔包及1款芝麻包樣本,每100克分別含640及630毫克鈉,屬「高鈉」食物(即每100克含超過600毫克鈉)。根據世衞建議,成年人每日應攝取少於2000毫克的鈉,以鈉含量最高的腸仔包樣本(540 毫克)計算,吃 1 個便達到全日攝取上限的27%。
即使是白方包,其鈉含量亦不容忽視,平均每100克含420毫克鈉,鈉含量 相等於腸仔包。以每片白方包計,鈉含量雖然只有150至230毫克,但按香港人 的飲食習慣,白方包一般會製成三文治,每次食用2片方包,攝取的鈉含量倍增 至300至460毫克,較鈉含量最高的芝麻包還要高。再加上三文治中的其他食材 配料,例如火腿,亦會進一步增加鈉攝取量,值得消費者留意。
3種低鈉選擇
在10種麵包當中,甜餐包、提子麥包、菠蘿包鈉含量相對較低,3者每100克平均鈉含量為110、140及140毫克。
消委會指出,鹽是製作麵包材料之一,有增味、穩定酵母於麵糰發酵速度等效用,但進食高鹽食物或會增加患上高血壓風險,如高血壓不及早診治,可引致心臟病、中風、腎衰竭等疾病。
給消費者的建議
- 應持均衡和多元化飲食,減少進食鈉、脂肪和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麵包;
- 留意麵包的營養成分,選擇合適的麵包以配合個人需要;
- 購買預先包裝麵包時,應參閱營養標籤,查看鈉、脂肪及反式脂肪含量。
給業界的建議
- 不時檢視供應的麵包所含的營養成分,對公眾健康構成影響;
- 改良製作過程及配料,以減少麵包中的鈉、脂肪及反式脂肪含量;
- 建立公司食品資料庫,監控食品的營養成分;
- 在餐牌、價錢牌及其他印刷品上,列出非預先包裝麵包的營養成分資料,讓消費者參考。
資料來源: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