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 4 月, 2025
中風心事新知心律不齊

2018-08-01 心房纖顫 定心有法

心房纖顫是心律不整的一種,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鐘60至100下,節律均勻。由心竇發出心跳,心房和心室有節奏地發出一下一下的跳動;但心房纖顫的病人心房出現紊亂電流,令心房出現顫動,結果有時跳得極快,有時候跳得極慢,節奏亦不穩定,於是病人會出現心悸、胸口翳悶、氣喘、運動時「冇咁好氣」,甚至頭暈、昏厥。

心房纖顫帶來的心律不整可以令病人非常不適,持續心律過快更可以導致心臟衰竭。醫生可視乎情況大派「定心丸」―—調節心跳速度或節奏的藥物,減少徵狀及控制病情。除了藥物外,也有手術可以幫忙。例如電擊術可以刺激竇房結「重新啟動」,再次發出正常電流,令心臟回復正常跳動。此外,也可使用消融術,精確地消除造成房顫的心房組織。但手術複雜,成功率也非百分百,大概為七成左右。

然而除了心慌胸悶外,心房纖顫最大的危害是引致中風,因此除了控制心跳外,預防中風也是當務之急。

每位心房纖顫病人中風的風險都有分別,醫生會根據「CHA2DS2-VASc」評估表來計分,2分或以上就需要服用薄血藥來預防中風。藥物可令血液難較在心臟形成血塊,從而降低血塊於腦血管栓塞的機會。

如未能服用薄血藥,也可選擇手術。由於大部分導致中風的血塊在左心耳形成,傳統做法會在心臟手術同時進行「左心耳切除術」。現時最新的方法是「左心耳封堵術」,用微創方式將左心耳封死,防止血液進入凝成血塊,一勞永逸。

奚小嫻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