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1 人工心助等換心者爭取時間
【本報訊】心臟移植是嚴重心臟衰竭病人的最後希望,截至去年底,有48人等候換心。心臟科醫生指出,輪候換心病人本身心臟機能很差,死亡率高,以往每年有兩成人未及換心已離世;但自從引入俗稱人工心臟的左心室輔助器,以機械泵支援心臟功能,可為病人爭取時間等候合適心臟。有輪候6年的病人身體狀況仍不錯,可如常上班。
輪候病人熬過6年
本港2010年引入人工心臟,葛量洪醫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黃加霖稱,人工心臟通常用於情況較差的等候換心病人,或因年紀、身體狀況等而無法換心者。惟機器無法完全取代心臟,病人仍要等候換心,使用人工心臟的病人須定期返院檢查。
本港至去年底有48人輪候換心,較6年前多一倍。黃指以往每10個等換心病人中,每年約兩人離世,「兩、三年之後,可能少過一半病人能夠繼續喺移植梯隊等候」;引入人工心臟後,不少原本不能出院,甚至很快死亡的病人,都能藉此維持身體機能,輪候人數亦上升。
惟捐贈數字無明顯升幅,現時每年僅10餘宗,黃稱其中一個原因是捐贈心臟要求嚴格,即使有適合,亦要再配對捐贈者和受贈者的體形和血型等。
瑪麗醫院截至本月11日,為63名病人安裝人工心臟,當中17人其後成功換心,26人仍在輪候,其餘20人則已離世或不再適合換心。52歲的冼志文確診心臟病逾20年,近年心臟機能每況愈下,最嚴重時須入院打強心藥。他在2012年安裝人工心臟並輪候換心至今,未感絕望,仍盼重獲健康,有一天能毫無顧慮地洗澡、旅遊。
■記者袁樂婷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