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0 中大研究指睡眠不足易患心血管病 37%學童唔夠瞓 學者倡延遲上課
【本報訊】學生睡眠不足對身體影響可大可小。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37%青少年平均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而睡眠時數越短,青少年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其中少於7小時睡眠時間的兒童,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同有家族病史的兒童。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認為,結果反映睡眠時間對學童健康的重要性,建議學校延遲上課時間15分鐘,以增加他們睡眠時數。 記者:李思潁 謝明明
研究在2012至2015年間調查142名10至17歲、無超重和睡眠窒息症的全日制學童,記錄他們7日的睡眠時間,並量度其頸動脈內膜的中膜厚度(CIMT)。結果發現37%的學童睡眠時間少於8小時,更有學童每日僅睡3.5小時,遠低於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每日至少睡8小時的建議。研究又發現,學童的睡眠時間越少,CIMT的厚度越高。其中,睡覺少於7小時的學童的CIMT更厚達0.49毫米,較睡超過10小時的學童厚0.05毫米,更與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學童的CIMT厚度相若,即他們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有家族病史的兒童相若。研究已於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發表。
校長指或增交通擠塞
參與研究的中大醫學院應屆畢業生李穎心醫生表示,CIMT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指標,CIMT的厚度越高,代表動脈血管內壁越厚,越多脂肪積聚於血管內。她指出,現時全球沒有研究青少年的CIMT正常指標,但依照同類成人研究,CIMT每增加0.1毫米,冠心病、中風和死亡風險將會上升10至22%,而當CIMT每增加1毫米,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增2.5倍。
李民瞻表示,現時學童學業壓力大,「學生功課多,又要補習,加上平時社交活動,都會令佢哋休息時間減少」。他們建議參考美國等地研究,推遲學校上課時間15分鐘,以增加他們獲得足夠睡眠的機會,亦能改善他們課堂情緒和行為表現。
對於延遲15分鐘上課時間的建議,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表示,學校上課時間是由學校自行決定,教育局並無相關規定。她指本港學校普遍早上8時至8時半上課,若延遲上課時間,會與早上上班的繁忙時間重叠,增加交通擠塞。她指個別學校或可考慮相關建議,但她質疑延遲15分鐘上課是否對青少年健康有幫助,「你遲返15分鐘,係咪瞓多15分鐘係最好呢?」她認為應教導青少年學懂掌握時間管理,讓他們體會健康的重要,「早啲為自己嘅身體打好基礎,有適當嘅運動,學校亦配合足夠嘅運動機會畀佢哋,呢嗰既治標又治本」。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