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 4 月, 2025
心事新知心臟猝死心臟病體能活動

2018-07-05 中暑唔識出汗 可誘發心臟病

【本報訊】出現較嚴重的中暑,患者會因腦部調節體溫功能失常,導致身體反常變成「唔識出汗」,因為皮膚血管會擴張,令皮膚變乾及變熱。香港急症醫學會會長蔡振興表示,曾有男病人在烈日下踢足球中暑,並懷疑誘發本身的心血管疾病最終死亡,呼籲市民炎夏運動有不適,應盡快停止及休息。

抬高下肢 勿勉強餵水

蔡指,中暑的人體溫隨時達41℃,遠高於一般人的36至38℃,可破壞腦細胞。患者除了「唔識出汗」,還會思緒混亂、變得躁動、腦痙攣,甚至失去意識,情況比熱衰竭更危險,可以致命。

若懷疑身邊人中暑,除了要採取降溫及散熱措施,建議讓患者平躺地上,抬高下肢,增加通往腦部的血液循環。如已失去意識,亦不宜勉強為患者餵水。

另外,行山或長跑時都有機會出現熱痙攣,因為身體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流失,引致肌肉痙攣,常見為小腿抽筋,患者也可同時有頭暈、頭痛或作嘔等不適症狀,蔡建議發作時可按摩痙攣的肌肉,或進行適當伸展。亦可飲加入鹽份的水,補充電解質。
■記者梁麗兒

蔡振興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