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 藥問101——食乜藥防中風?
藥問︰哪些藥物可預防中風?心房顫動患者在防止中風方面又有何選擇?
解藥︰中風可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缺血性中風的防治藥物是抗血小板藥(如亞士匹靈)及薄血藥(如華法林)。抗血小板藥可減少血小板凝聚,抑制血管內有害血塊形成,預防血管栓塞。服用亞士匹靈可有效降低百分之二十五中風機會;有研究曾比較亞士匹靈及華法林,兩者在減低缺血性中風機會的效果相若,但華法林出血風險較高,因此亞士匹靈仍是普遍用作預防中風的首選。亞士匹靈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腸胃不適,可透過與食物同服紓緩,其他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支氣管痙攣及出血。
不過,如患有心房顫動(房顫)、心瓣結構異常、心肌問題或其他凝血問題人士,可能須要抗凝血力較強的薄血藥(華法林)。以房顫為例,華法林可幫助降低百分之六十五中風機會,但亞士匹靈只降百分之二十。因此,中等至高風險的房顫患者建議採用華法林或新一代薄血藥預防中風。
華法林使用限制較多,出血風險較高,嚴重出血機會可達百分之三,是亞士匹靈的六倍;此外,它通過抑制體內維他命K凝血因子的合成來產生作用,因此患者必須嚴格戒吃各種含豐富維他命K的食物,大大減低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最後,服用華法林患者須定期量度INR指數(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以測定血液的凝血時間,並由醫生或藥劑師根據檢測結果調校藥物劑量。
近年來,除了華法林,亦有新一代薄血藥面世,包括拜瑞妥(Rivaroxaban)、百達生(Dabigatran)和艾必克凝(Apixaban),用於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的中風預防。這些藥物功效及出血風險均與華法林接近,顱內出血風險亦可能稍低,而且毋須戒口及量度INR指數,方便患者使用。儘管如此,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使用新一代薄血藥,如患有腎病﹑特殊心瓣疾病等,醫生與藥劑師會視乎患者個人狀況而選擇適當藥物。
撰文:蘇兆麟註冊藥劑師(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校友)
顧問:周睿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講師)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
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25周年
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