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 高膽固醇病患比率10年增7百分點 衛生署長指令人擔心 籲市民改善生活習慣
衛生署2014年起展開新一輪人口健康調查,近日終於有結果。署方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有五成年齡介乎15至84歲的市民超重或肥胖,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49.5%,明顯較上一輪調查嚴重;而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症其中一種或以上病症的比率則為59.2%,預計未來10年間,30至74歲心血管疾病風險達10.6%,即每1,000人中就有106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衛生署長陳漢儀醫生形容情況令人擔心,恐怕人口老化後情況會更嚴重,着市民改善生活習慣。
衛生署2014年12月展開人口健康調查,安排12,022名15歲或以上人士進行住戶問卷調查,並邀請其中2,347名由15歲至84歲受訪者進行身體檢查,包括體重、血脂、血糖、血壓及24小時尿液鈉含量等。
調查發現,49.5%介乎15至84歲的市民患高膽固醇,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病率亦分別達27.7%及8.4%,當中未經診斷的比例更高達47.5%至70.2%。比較10年前調查,高膽固醇明顯更普遍,與2003至2004年所作調查比較,年齡標準比率由35.3%升至42.1%,而高血壓則稍有改善,年齡標準比率由23.5%下降至21.2%。
而市民生活習慣方面,飲酒人士比率大幅增加,亦有年輕化趨勢,15至17歲男士及女士中,分別35%及25.5%有飲酒習慣,即每月都會飲酒。另外,進食蔬果不足情況十分普遍,比率達94.4%,比10年前只有82.9%不達標嚴重。此外,調查亦發現有約86.3%市民未達世界衛生組織膳食鹽攝入量的標準,即超出每日攝取少於5克鹽的建議,其中35至44歲的市民平均每日攝取9.5克鹽。
調查亦發現15歲以上人士中,19.1%表示不包括睡眠時間,每日平均有最少10小時坐着或躺着,每天坐、躺時間少於兩小時的只有1%。陳漢儀醫生指,有關情況不理想,出現心血管風險因素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關係密切,又強調透過健康飲食,增加體能活動,不吸煙和不飲酒,可預防約八成心臟病、中風和二型糖尿病及四成癌症個案。
資料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