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6 口腔細菌脂入血 可致心臟病
【明報專訊】心臟病與動脈血管中的脂肪栓塞的關係密切。美國研究顯示,血管中脂肪不僅來自食物,還可能來自口腔細菌,該發現可能可解釋為何牙周病常與心臟病相關。
心臟病和中風都由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即動脈血管被脂肪物質堵塞和變硬。人們一直認為脂類源自我們攝入的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例如雞蛋、高脂魚類和肉類等,但無法解釋為何有些人吃很多這樣的食物也不易患心臟病。美國康湼狄格大學的新研究或可解開謎團。
牙周病患者較高危
研究人員分析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樣本,發現了特殊的脂類。該脂類分子與普通哺乳動物體內脂類的化學組成明顯不同,研究人員稱之為「油脂細菌」。
這種細菌一般只在口腔和胃腸道中活躍,可以引發牙周病,但不會侵蝕血管。不過,它們所產生的脂質卻能輕易穿過細胞壁進入血液。康湼狄格大學牙周病專家尼科爾斯認為,這種細菌脂質和人體原生脂質的化學差異也許是導致心臟疾病的原因。
依附在血管壁上的免疫細胞把這種細菌脂質當成入侵物時就會作出反應。當組成血管壁的平滑肌細胞發生變化時,血管壁就會發炎和增厚,造成腫脹和分裂,形成斑塊、栓塞和疣狀增生,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新華社)
資料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