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醫 for Essential 糖尿冠心病關係「曝光」 4大檢查助及早預防
據估計,本港有超過70萬糖尿病人。有心臟科醫生指出,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關係密切,65歲以上的糖尿病人約70%是因心腦血管病而死亡;而需要通波仔的病人有不少都是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人有必要提高警覺,及早處理各種和心臟病相關的因素,以減低心臟病發的風險。
近年,美國心臟科學會、美國糖尿病學會等都已發出指引,確立了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關係,並作出一系列的建議,重點包括:
(1)飲食方面──糖尿病人普遍的觀念,是減少進食糖分,但相關的指引強調,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飯、麵等也不建議吃太多。鹽分則應盡量避免,因為高鹽分飲食會影響血壓,而長期高血壓會破壞血管,若同時有糖尿病就更加危險。
先從飲食運動降血壓
(2)體重方面──最重要當然是不要痴肥。指引建議,過胖的糖尿病人,以每年3-5%的速率減肥,便可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若無法單靠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減掉體重,可考慮以手術幫助,例如束胃手術等。
(3)血壓方面──關於血壓,除了美國外,歐洲的心臟科學會也有明確指引,一般人的血壓應控制在上壓140、下壓90以下,若是特別個案例如糖尿病人,則要求把血壓控制在更低的水平。建議一般可先從飲食和運動着手降血壓,但若確診高血壓時血壓已異常地高,或已嘗試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仍難以調節血壓,便需借助血壓藥來降血壓。
(4)膽固醇方面──膽固醇中的「壞膽」(低密度脂蛋白),是冠心病的其中一個高危因素,一般人應把「壞膽」指數控制在3以下,但若患有糖尿病,建議「壞膽」最好低於2.6,所以糖尿病人必須定期檢查「壞膽」指數。同時,萬一糖尿病人已有任何一個器官因長期高血糖而受損,「壞膽」更要控制在1.8以下。
健康指標無劃一界線
那麼,糖尿病人未有冠心病病徵之前,可以做甚麼檢查來確定自己是否有冠心病?根據美國心臟科學會和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建議,以下4種都是可考慮的檢查:
- 靜態心電圖
- 手臂和腳部的血壓指標
- 核子掃描
- 電腦掃描
以上4種檢查需視乎個別病人的情況選擇,例如其中的靜態心電圖,比較簡單,一般可作為篩選,看看病人有否需要做下一步檢查。又例如電腦掃描,建議40歲以上的糖尿病人可考慮先做一次,它可測知病人心血管的鈣化程度,有一定的診斷效果。
總括來說,每位糖尿病人需要的檢查,以及應把各項健康指標維持在甚麼水平,都會有所不同,並沒有劃一的界線,病人應和醫生仔細商議。
甄振庭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