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 4 月, 2025
冠心病心事新知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藥物相關高血糖

醫 for Early 糖尿病隱藏高風險 及早控制防心衰竭

糖尿病早期無甚病徵,患者容易忽視其破壞力,如破壞力強的「糖尿心」 ——由糖尿病引發的心血管併發症。臨牀所見,有病人因病情管理不佳而多次心臟病發,須即時入院「通波仔」。醫生建議患者加強控糖意識,以保護心臟。

「當心血管長期被高血糖破壞,心臟肌肉出現纖維化、血管積聚大量廢物而收窄,除誘發冠心病,亦增加心臟衰竭及心肌梗塞的風險;當中後者又使心臟肌肉容易壞死,推高心臟衰竭的機會,故二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臟衰竭的機會比一般人高2至5倍;而患者即使『通波仔』亦較易復發,或需多次接受手術。」聖保祿醫院心臟科專科鄒凱勳醫生解釋。

胰島素以外 新一代降糖藥

鄒續以一位近80歲、患有三高的女士為例,「她獲處方胰島素控制血糖,但經常忘記注射,故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紅素(HbA1c)長期高踞9%以上,結果先後兩次因心絞痛入院。首次入院時,醫生為她置放3個支架改善病情,但出院後她仍未妥善控制血糖,故半年後再因心絞痛入院,檢查發現其中一個支架再度堵塞,須即時接受手術。」

一般來說,一線治療會處方二甲雙胍,「但如用藥3至6個月後,糖化血紅素(HbA1c)仍未能回落至7%或以下,傳統做法便如上述女士般處方胰島素,但近年就多考慮加入新一代降糖藥,如口服SGLT2抑制劑,或針劑型GLP-1受體促效劑。」鄒醫生說。

小便能排走多餘糖分

鄒醫生續指,SGLT2抑制劑透過小便排走多餘糖分以降血糖,因同時帶走水分,故能減輕對心臟的負荷,而當中的恩格列淨更被研究證實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達38%,並降低心臟病發機會,特別適合患心血管疾病、曾「通波仔」或心臟病發後而未能好好控制血糖的患者。

至於GLP-1受體促效劑,亦已證實它能降低心臟病風險,是另一款可選用的藥物。而上述女士就在手術後,在注射胰島素以外,再處方SGLT2抑制劑,終成功降低HbA1c至7%以下,大幅改善不適症狀,減低心絞痛及心血管阻塞的機會。服藥以外,鄒醫生亦建議患者戒煙、控制三高,才能更有效保護心臟。

糖尿病早期無甚病徵,患者容易被忽視。(網上圖片)

鄒醫生建議患者,除服藥外,亦要戒煙、控制三高,才能更有效保護心臟。(網上圖片)

聖保祿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鄒凱勳指出,當心血管長期被高血糖破壞,除誘發冠心病,亦增加心臟衰竭及心肌梗塞的風險。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
發佈日期: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