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戶外 迎來健康
周遭環境左右患者心情甚巨
我是本文作者阿榮,2000年開始接觸「關心您的心」,當時在醫院的心臟復康課程中認識一位朋友,他叫我一起加入,一起做義工。患病前我已經好喜歡做運動,例如行山、踢波。看到中心有「康健行」小組就開始參加行山,一行就行到今日。
除了行山外,也參加了中心的義工服務,去醫院與其他患者分享復康經驗。若問到有甚麼影響復康,在透過與不同的同路人接觸中發現「環境」最具影響。例如家人會同患者說「有病就留在家中」、「唔好周圍去」,患者會因而產生壓力,感到孤單、覺得悶、了無生趣。加上患病容易鑽牛角尖偏向負面,久而久之心中壓力鬱悶就形成情緒病。
走向戶外走向人群 心境大不同
當年得知患上心臟病時,剛巧爸爸患有癌症僅餘三個月生命,便跟醫生說可否
三個月後才做心臟手術。直至爸爸離開後一星期,醫生再次致電要我做手術,於是安排完成手術。康復期間一直留在家中休息,子女上學、太太外出工作,偏偏連可以陪伴我的愛犬也突然離世。獨自在家中,感覺到以前開朗的自己有了轉變,開始想多了也感到不開心。我決定提起精神去接觸社區,自此開始參加中心活動、做運動、到處旅行。
所以,環境影響心情及身體健康,透過做義工、行山及旅行去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每星期行山大家如同兄弟姊妹,一齊欣賞風景、吸收新鮮空氣、與朋友閒話家常、聊聊生活逸事、分享甜酸苦辣。有時也會互相取笑對方、鬥嘴,藉由這個屬於大家的平台,我分享了開心與不開心的事,心情開朗不少,對健康也產生正面幫助。
原文刊載於:健康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