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動力 —— 黃月明
一夕之間的改變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聖經․馬太福音五章7節)
心臟病、中風、肝血管瘤一個又一個足以致命的疾病驟然降臨生命之中,對一位身體向來健康的女士而言確實是沉重的衝擊。換作誰,都難以帶着安然笑容和心態繼續去面對疾病。試問有多少人能像本文的主角月明那樣,即使病症接踵而至,仍願意無私地付出所有去關心身邊的同路人?
剛滿20歲花樣年華的月明,原本與丈夫過着甜蜜幸福的婚姻生活,如尋常主婦般相夫教子,非常滿足快樂。平凡的日子却驟降橫禍,月明因突來的中風而引致左半身不遂,手腳靈活度大受影響,頓時由家中的照顧者變為被照顧者。但憑着堅定的信仰、樂觀堅毅的性格,以及丈夫給予的無限支持,月明努力地學習、適應中風後的身體限制,慢慢地重新掌握照顧自己的方法。在復康的路上,1996年她發現患有肝血管瘤,2006年又再有心臟血管鈣化的情況,在短短十日內就需要緊急進行兩次開胸置換心瓣的手術。
從憂鬱的心緒走出來
手術後,她曾因常感頭暈、胃口欠佳,加上擔憂病況情緒變得低沉鬱悶,整天只想關在家裏,她把自己的「心」也關閉起來。然而,教會教友一直關心探訪,鼓勵她再出席聚會;醫院醫護人員又邀請她參加同類病友講座活動,月明終於感覺自己不是孤單獨行,慢慢重拾勇氣投入復康生活。現在,她每星期都固定與「關心您的心」康健行小組行山,並參與香港復康會的水療運動。
因中風而引致左面手腳靈活度受損,當她做義工時,總會有人好奇地問,「你自己都行動不便,怎麼還走出來幫其他人?」面對疑問,月明總表示自己的人生座右銘是「施比受更為有福,助人自助」。在這數十年間,她熱心地擔當社區和教會的義工,又會以「同路人」角色到醫院和復康機構分享個人的心臟復康經歷,藉以勉勵其他病友。
自助同時助人
樂於助人的她,並不甘只限於在自己有生命氣息的這一刻助人,她亦決定了生後還要幫助更多的人。月明本來就不受中國傳統觀念限制,加上開明的丈夫支持,她登記參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若有一天離開人世她也希望盡自己最後一份力量,將身體提供給醫學單位做研究。或許這就是上帝加給月明的試煉,讓她嚐透生命中的甜酸苦辣,進而尋找到自己的正能量。
當她走過人生的高山低谷,並獲得旁人安慰的同時,她更曉得如何去安慰和陪伴身邊的人,發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不論你患上何種疾病,看到月明,都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能力、條件自助,同時助人。
原文刊載於:健康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