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復康有道 生活自然安心
心臟血管出了大狀況
於2009年3月21日,楊允中先生如常到健身室做運動,完成熱身動作後發覺自己胸口微痛,全身冒冷汗及心跳率達每分鐘110次。他立刻停止所有動作,離開健身室,慢慢走回家中,並在太太的陪同下由醫護人員送往醫院急救。當半睡半醒的時候,醫生告訴他需要立刻安排做通波仔手術。原因是心臟內三條主要血管中其中一條完全阻塞,另一條達75% 阻塞。
接受手術後第二天早上,醫生在檢查楊允中身體時告知,昨天手術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因血管內太多血塊強行通波仔會有危險,現階段只能為他打薄血藥以保持血管一定的暢通度,並防止情況惡化。
感激醫護人員悉心照料
在手術後的幾天裏,雖然胸口沒有繼續疼痛,但傷口總是有少許血流出來。不過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引起他的擔憂,因為在醫院內有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楊允中表示,自己內心很感激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更體會到家人的關心,他們期盼我早日康復,一直支持陪伴着我。
一星期後醫生告知他可以出院,並安排他多服兩星期薄血丸,以紓緩血管內血塊阻塞情況,並決定兩個月後再安排做通波仔手術。當第二次手術開始不到三分鐘時間,醫生對他說,「你主要的三條血管全通了,原先一條全閉塞的也沒問題了,只是血管收窄少許,但已沒有大礙,可服藥解決無須做手術。」就這樣,楊允中在第二天就出院了。
勤做義工引領大眾認識心臟病
出院後不久,楊允中參加了醫院為病友安排的康復計劃。康復課程包括定時吃藥、改變以往不良的飲食習慣、每天做適量運動等等。這個課程幫了他一個大忙,因為在第二次手術後,他希望給予心臟多點休息機會,所以停止一切運動。直至康復計劃的醫護人員為他安排體能評估後,在專業人士的陪同及指引下才慢慢開始做輕量舒展運動,讓心臟功能慢慢增強。在他心理及身理上都已能接受運動後,到現在都一直保持着每天做適量運動的習慣。作為一個病人,他也希望每間醫院都能舉辦同類的康復計劃給所有心臟病患者,幫助病友們復康並減低復發機會。
楊允中也參加了「關心你的心」病友組織,慢慢從會友成為今天活躍義工的一分子,參與會內及會外的各項活動。擔任義工,除了希望為病友服務外,也希望向沒有心臟病的朋友宣揚心臟健康訊息,強化大家對心臟病的認識,了解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如果有天讀者遇到楊允中,他一定會樂意與你分享他的心臟健康知識的!
原文刊載於:健康創富